炎炎夏日暑气盛,志愿服务沁人心。暑假期间,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市河长办、市民政局、市生环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科协等单位发起2023年“志愿一夏”广州中小学生暑期志愿行动(以下简称“志愿一夏”),为广州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好平台、好去处。此外,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动志愿服务组织,精心设计了十大精品项目,让中学生志愿者们收获满满、“志”有所成。7月1日至今,已累计开展活动4052场,组织3.2万名中小学生志愿者上岗,累计上岗近7.9万人次。
注重思想引领 以志愿服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志愿一夏”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小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升中小学生志愿者的思想觉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府园承担着体现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角色,通过园林空间和建筑元素的传承,显现出广府的文化、民俗和工艺。”在市文化馆,中学生志愿者小乔面带微笑、自信洋溢地进行专业讲解,让复杂的术语变得易懂,获得市民群众一致好评。暑假期间,广州市文化馆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专业团队,深度挖掘市文化馆新馆非遗、园林、建筑、植物等知识和亮点,设计出多条游园导赏线路。志愿者小乔和其他小伙伴一道,通过开展双语导览、艺术展演、社会宣传等志愿服务,向广大市民群众传递悠久文化历史之美。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广州独特魅力和价值,了解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注重思想引领 以志愿服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志愿一夏”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小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提升中小学生志愿者的思想觉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府园承担着体现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角色,通过园林空间和建筑元素的传承,显现出广府的文化、民俗和工艺。”在市文化馆,中学生志愿者小乔面带微笑、自信洋溢地进行专业讲解,让复杂的术语变得易懂,获得市民群众一致好评。暑假期间,广州市文化馆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专业团队,深度挖掘市文化馆新馆非遗、园林、建筑、植物等知识和亮点,设计出多条游园导赏线路。志愿者小乔和其他小伙伴一道,通过开展双语导览、艺术展演、社会宣传等志愿服务,向广大市民群众传递悠久文化历史之美。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广州独特魅力和价值,了解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参加市文化馆“志愿一夏”项目的志愿者正为市民群众介绍园林景致
荔湾区沙面志愿驿站是团市委联合市河长办、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共同打造的广州市首个“绿美广州·志愿治水驿站”。这个假期,驿站联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总队开展了10余场“低碳环游,守护家园”中学生志愿服务。经过岗前培训,中学生志愿者们沿着河道开展巡查,观察河流情况、抽样开展河道水质检测、观察河道内水生动植物情况,认真填写记录表,每次活动结束后由领队统一上传至“共筑清水梦”小程序,做好问题反馈及后续跟进。中学生志愿者小庄多次参与这一活动。他表示:“实践中,看到河流环境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有所改善,激励我要坚持做‘河小青’,为?;ず恿鞴毕滓环萘α俊?rdquo;志愿者们为守护广州的绿水青山付诸行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低碳环游 守护家园”项目中,志愿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运用实验检测水质
注重实践育人 带动志愿者播撒爱心火种回应社会关切
“志愿一夏”通过设计策划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项目,发动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培养中小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中小学生志愿者在暑假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成。
这个假期,为进一步发动中学生志愿者关爱社区长者、主动服务社会,在广州市民政局、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的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花young助老·志愿一夏”2023年暑期志愿服务大行动。7月21日,家住在越秀区大东街的67岁孤寡长者范婆婆早早打开门,迎来了两名社区中学生志愿者上门探访。志愿者们为范婆婆送上含有花露水、清冠饮、清凉油等防暑物品的“夏日清凉包”,为她送清凉、送关爱、送健康。范婆婆满怀欣慰说:“平常就经常收到广志协心声热线志愿者的电话,春节时社工和志愿者帮我在‘公益时间’下单了居家清洁服务,前段时间有志愿者送上爱心餐,现在天气热了又给我送清凉,孩子们来陪我聊天,好开心。”
除了关爱社区孤寡老人以外,中小学生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社区美化志愿服务。团白云区委、白云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志愿一夏——白云岭南‘共创美好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发动社区青少年在暑假期间参与社区美化、彩绘造景等志愿服务。其中,“艺彩假日 童绘岭南”活动最受社区中小学生的欢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搭配颜料、调色、填色,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精心绘出点缀社区一角的方晴片,挂在花园绿树间随风摇曳,造就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孩子们还将废旧轮胎放置在社区一角,设计可爱的造型,并在轮胎中种植花卉。大家分工协作,铲土、栽花、涂鸦彩绘,鲜嫩的绿植与涂鸦轮胎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花园景观,让社区更美丽、更环保。

志愿者将废旧轮胎放置在社区一角,摆设造型,并开始在轮胎中种植花卉,并将废旧轮胎涂鸦彩绘
注重增长才干 为志愿者汇聚职业体验平台助力探索提升
“志愿一夏”为中小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体验。志愿者们通过志愿服务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性和岗位的特点,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方向开启探索之门,同时在服务与奉献中增长本领、提升自我。
天灸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在“三伏天”“三九天”,通过药物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暑假期间,海珠区青益志愿服务队招募组织一批中小学生志愿者到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三伏天灸”志愿服务活动?;疃殖。袄刺牡某ふ呗缫锊痪?。志愿者小钟与医护人员熟练配合,这边,医护人员为长者贴上灸贴,那边,小钟就把制作好的药膏用木刮板涂到天炙贴小圆片上,供医护人员使用。“一开始还不熟练,经常把药弄得一块多一块少,但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越做越娴熟,越做越快乐。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医护这一职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们要更加尊重这一职业。”
除了体验便民义诊服务以外,志愿者们还利用假期培育各项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团市委联合志愿服务组织设计策划“志愿小馆员”项目,在这个假期开展149场活动,发动755名中学生志愿者做好图书整理、资料搜集、社区调研等。其中,志愿者小尹做得格外积极。他和其他小伙伴一道,在志愿者骨干和图书馆管理员的指引下,3小时不到,就把越秀区洪桥街社区图书馆内3万多本书,按照33个品类分类摆放好,打扫了图书馆的卫生,并分组进行了文明标语海报的创作,粘贴在图书馆内。同时,小尹为了了解社区历史、调研社区历史、宣讲社区历史,对社区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还向三眼井社区的居民了解社区发源、发展历程、居住条件等。之后,通过手绘的形式,把历史资料和调研材料整理成手账,向市民群众进行宣讲。在此过程中,小尹感觉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一直都很喜欢读书。参加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我在图书整理中提升了整理和规划能力,在社会调研中提升了调研能力,在手绘和宣讲过程中提升了沟通能力,还收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在“志愿小馆员”项目中,志愿者开展图书整理活动
广州是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较早、最早提出建设“志愿之城”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有着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志愿服务在广州青少年中蔚然成风。2020年以来,团市委已组织发动超过23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与暑期志愿服务,“志愿一夏”逐渐成为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团市委、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将以“志愿一夏”为契机,培育更多高质量的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让广大青少年用身体力行来感知社会的温度,用志愿服务培养自己的能力,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共同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来源:穗团宣)